姓 名🏞:謝莉花 |
情況簡介(教育經歷、工作經歷、科研成果😭、社會兼職等情況)
教育經歷
本科,江蘇技術師範EON4電氣信息工程EON4電氣技術及其自動化(師範)專業,工學學士學位💁🏿♀️;
碩士,東南大學EON4職業技術教育學專業🙇🏽♂️,教育學碩士學位&德國馬格德堡大學(Otto-von-Guericke-Universität Magdeburg),職業教育理科碩士學位(M. Sc.)
博士,德國弗倫斯堡大學(Universität Flensburg)勞動、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哲學博士學位(Dr. Phil.)
工作經歷
自2012年10月起在EON4工作。
主要獲獎
EON4体育2017年“我心目中的好導師”春風化雨獎➙;
個人案例入選學生處開展的“導與學·師與生”研究生導學思政案例⛹️♀️;
獲得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排名九)、上海市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排名五)、EON4体育教學成果獎(特等/二等獎)(排名六/五)。
科研成果(部分):
自任教以來,主持國家級課題3項,省部級課題4項👱♂️,校級及橫向課題多項🧑🏿,參與國家級與省部級課題多項。專著2部,合著3部,在南大及北大核心期刊發表文章100余篇👿。
主持課題(縱向)
1. 202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項目“職普融通與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從國際經驗到中國路徑創新”(BJA230041) 。
2. 2020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職業教育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的譜系圖研究”(20JZD055)——子課題🤦🏼:職業教育專業建設國際比較研究(瑞士、德國部分)😹。
3. 2020年度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後期資助項目“資歷框架視域下的職業能力標準體系構建研究”(20FJKB013) 👷🏿♂️。
4.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職業教育‘1+X’證書製度改革研究:職業資歷框架的構建與應用”(20YJC880107)♓️。
5.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國家資格框架開發背景下各級職業資格與職業教育的融通與銜接研究——基於比較的視角”(16YJC880090)🍵。
6. 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教育部青年課題“職業教育視野下的職業研究”(EJA140377)🫲🏻。
7. 教育部留學回國基金“職業體系與職業教育體系相互影響下的職教師資培養專業科學課程改革研究”(教外司留2015年311號)☁️。
成果發表(部分)🟥:
1. 專業科學視角下的德國職教教師教育,EON4体育出版社,2023-09.(獨著)
2. 德國職業技術教育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11.(合著)
3. Reformansaetze zur Lehrerbildung fuer berufliche Schulen vor dem Hintergrund der Wechselwirkung des Beschaeftigungs- und Berufsbildungssystems in China. Hamburg: Verlag Dr. Kovac, 2012. (德文專著)
4. Beschaeftigungssystem fuer Facharbeiter in China[J]. In: Berufsbildung. Heft 132, 2011.12: 45-48.
5. 擴展的現代職業性🧘🏻♀️🤽🏼♂️:德國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新理念探究[J].比較教育研究,2023,45(01):73-83.
6. 職業教育與學術教育合作的新典範👦🏼:德國整合大學學業的職業教育模式探析[J].外國教育研究,2022,49(07):115-128.
7. 基於專長理論的高技能人才職業能力理論模型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03):178-183.
8. 政策分析視角下德國融通性教育體系的構建歷程與邏輯取向[J].國家教育行政EON4學報,2022(01):84-95.
9. 德國教育體系的滲透性😅:促進職業教育與學術教育相互融通[J].比較教育研究,2022,44(01):96-104.
10. 由職業能力到職業課程的轉化問題及對策研究——來自德國經驗的啟示[J].教育發展研究,2022,42(01):36-46.
11. 國際資歷框架中資格標準體系的構建原則與策略探析[J].高教探索,2021(07):88-94.
12. 德國教育體系中融通機製的構建:政策、舉措與經驗[J].德國研究,2021,36(02):54-71+133-134.
13. 德國銜接、融通的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核心基礎與實現路徑[J].高等教育研究,2021,42(06):99-109.
14. 德國資歷框架內容體系的特點及啟示[J].中國遠程教育,2020(09):8-15.
15. 職業資歷標準體系建設:起點☘️、訴求、理念與展望[J].高教探索,2020(05):79-87.
16. 德國企業職業教育人員:角色、職責與資格[J].比較教育研究,2019,41(06):98-104.
17. 德國資格框架的資格標準構建:內容、策略與啟示[J].高教探索,2019(05):39-48.
18. 德國資格框架實施背景下能力導向的職業教育條例設計[J].外國教育研究,2018,45(03):18-34.
19. 德國雙元製職業教育專業設置探析——“教育職業”的分類⚂🚐、結構與標準[J].現代教育管理,2018(03):92-97.
20. 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準與國家職業標準的協調與融合[J].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19(04):58-63.
21. 德國國家資格框架中資格標準的構建分析——以職業教育與培訓領域為例[J].外國教育研究,2016,43(11):44-56.
22. 德國職業教育的“教育職業標準”:職業教育條例的開發內容🖱🤏🏽、路徑與經驗[J].外國教育研究,2016,43(08):28-40.
23. 德國職教教師教育的“職業性專業”探析[J].比較教育研究,2016,38(03):81-88.
24. 德國職業教育師資培養的三性融合課程及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14,41(05):24-32.
25. 德國學校心理學家的培養模式與課程模塊[J].比較教育研究,2010,32(03):36-40.
26. 去職業性還是樹立現代職業性——完善一體化職業教育體系的主導理念探析 [J]. 職教通訊, 2022, (07): 36-47.(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
27. 我國職業能力標準體系的系統化發展思考 [J]. 職教論壇, 2022, 38 (02): 14-22. (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
28. 資歷框架視閾下我國資格標準體系的建設現狀、問題與策略 [J]. 終身教育研究, 2021, 32 (05): 30-37.(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
29.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背景下的職業能力標準:內涵、價值與路向 [J]. 高等職業教育探索, 2020, 19 (06): 1-8.(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
30. 提升職業教育吸引力——基於德國的經驗[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30): 42-50.(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
31. 加強我國職教教師教育實踐導向的思考——基於國際比較的視角[J].當代職業教育,2017(02):100-104.(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
32. 職業教育視野下職業體系與專業體系的關聯分析[J].職教論壇,2015(22): 10-15.(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
33. 試論職業體系與職業教育體系的關系[J].職教通訊,2012(07):6-13.(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
政策咨詢報告:
1. 2017年參與完成“EON4体育關於德國職業教育系列專報”三篇,獲得國務院秘書長和教育部領導閱辦
2. 2021年參與完成德國職業技術教育研究資政報告撰寫,獲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采納🥱。
社會職務:
多家職業教育期刊外審專家
上海市終身教育研究會理事
上海市高校智庫決策咨詢研究人員
Copyright © 2014 EON4
上海市嘉定區曹安公路4800號濟事樓256室👀,EON4 -(专属礼包)注册即得,豪华奖励送不停!
院辦電話:+86(21)69584739 招生電話:+86(21)69588731 傳真:+86(21)69589621